民主监督促进长江大保护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作者:中国环境报 | 发布时间: 830天前 | 57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7月29日—3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


按照中共中央统一部署,2021年起,各民主党派分别对口长江沿线省(直辖市),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民主监督。这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建立并发挥统一战线作用、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的重要部署和新的探索。由民主党派对长江沿岸共抓大保护工作进行民主监督,不但拓宽了民主党派履行政治监督职能的具体途径,而且为长江大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政治推动力,增强了全社会参与长江大保护的力量。


今年是台盟中央对口重庆市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的第二年。台盟中央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分管领导在第一时间带队到重庆进行调研。随后,制定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任务清单,按“1个全域、3个区域、6个点位”划分成3个层面作业区。组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联络小组,邀请盟内外专家作为专业化监督的支持力量,成立专项课题组,通过大方向统筹、小切口入手,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带有普遍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关键问题和紧迫问题,分阶段分层次展开深度调查研究。把政治推动和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使民主监督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台盟有的同志原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不熟悉,但他们直面挑战,深入开展学习研究,并多次走访职能部门和召开专家会议,很快进入状态。重庆市紧密配合台盟中央,对民主监督工作做出了周密安排,及时协调各区县和各部门提供详细信息并组织开展实地考察。


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是落实民主党派政治监督职能的具体切入口,注重政治和战略层面的监督,注重反映地方和基层的心声,注重从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提出建议。通过这种民主监督,进一步增强了重庆市各级政府和部门对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的意识,壮大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统一战线力量,使更多的人关心长江、关注生态,推动重庆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这次重点围绕工业园区污染防治、城市污水处理、长江岸线清理与生态修复、入河排污口整治等进行的调研考察发现,重庆市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整体推进,标本兼治。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河长,考核见真章。强化制度建设,严守大保护红线。聚焦重点难点,持续推进减量、治污、转化、清漂。转变生产方式,推进转型升级。建立跨省流域联防联控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创新川渝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共同打造长江风景眼等。重庆为保护三峡“一库清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所到之处,均是水质清澈、江面整洁。据监测,长江干流重庆段断面水质总体保持在Ⅱ—Ⅲ类,沿岸植被丰富,岸线得到清理和修复,消落带自然恢复效果较好,长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逐步增强。长江干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令人放心、安心。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笔者认为,高水平保护有3个标志,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融合;三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前期,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岸线布局、处理城市污水、修复沿岸生态等,长江重庆段生态环境得以好转,现在进入巩固提升的新阶段,需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巩固治理成果。目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但并不稳固。全市工业企业6万余家,工业污染防治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90%以上。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排放增加,对长江水体质量造成较大压力。今后,须持续保持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推进干流和支流水环境综合管理,建立常态化生态环境监管机制。统筹城乡工业企业的调整改造和污染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储备量,保持对三峡水库江面的清漂作业,全力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


二是预防生态风险。长江生态环境是壮美的,也是脆弱的。随着气候变化和地质变迁加剧,长江生态系统及其功能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长江水系消落带受旱涝影响的程度加深,自然灾害发生概率增加。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型工业城市,重庆的工业体系很多是在过去三四十年中建立的,现在容易出现跑冒滴漏等问题,存在发生生态环境事故的风险隐患。未来必须结合正在推进的长江生态考核试点,加强深大水库及流域的生态监测和重要问题机理研究及预测预警,重点关注移民搬迁地区的地质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性。加强植树造林和植被管护,通过沿江排污口排查,倒查企业环境风险,对比较隐蔽且危害显现滞后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提前进行监测和管控,促使长江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得到稳步提升。


三是转换生态价值。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现在,应该把生态环境改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利益。让人民富起来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持久和根本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后,应该深入总结重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研究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新阶段的具体体现方式,梳理重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建立具有重庆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具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