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年实地走访沿黄流域城市,与专家、工人、群众面对面交流,把提案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马珺的执念。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不一定能拿出一份好的提案。”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专访时马珺说,提案不是臆想出来的,这背后需要脚踏实地的调研,要有数据和事实,这样的提案才最接地气、最实在,才是利国利民的好提案。
近年来,凭借这股韧劲,马珺始终将目光聚焦在三大领域:一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二是南水北调利国利民工程;三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谈黄河流域:建议确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协同立法机制
近年来,由于黄河流域9省区各自的发展模式、发展水平、立法机制不同等因素,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具体来看,沿黄流域9省区在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水资源保护法规、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规、地方环境标准等环境立法中存在诸多差异,比如同一立法事项立法形式不同,有的是地方性法规形式规定,有的则是地方政府规章形式,对黄河流域的协同治理造成了制度规范层面的制约。
对此马珺在实际走访和调研后建议,设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协同立法工作委员会,服务于9省区在环境立法上的协调对接。
在她看来,各省区工作委员会由9省区省级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司法厅、生态环境厅以及环境保护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其性质为9省区环境立法的内部协调机构。9省区可通过共同签署协议的方式设立。工作委员会可根据立法事项的不同,分别向9省区人大或政府提出拟立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的建议,以此确保9省区人大、政府间的协调和沟通。
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建立区域冲突法规清理的常态机制。依据立法法中处理立法冲突的一些原则性规定,同时发挥9省区创造性,结合9省区实际特点,制定区域冲突法规清理的具体标准、操作程序。可主要由9省区分别梳理本区域内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对其中带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条款进行定期清理和定期沟通,就9省区冲突法规清理情况相互反馈、互相督促,保持动态跟踪,及时处理新出现的法规冲突问题。
“去年两会结束之后,我就带领团队到郑州、开封、三门峡、焦作等沿黄城市进行调研,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进行解决。”马珺说,在提案形成过程当中,团队多次召开专家论证座谈会,反复修改提案,其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就是相关部门和普通民众的支持。
谈南水北调:可立法完善生态补水的相关法律制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是马珺关注的重点之一。她在调研中发现,南水北调工程是多目标、多效益的调水工程,调水活动牵扯水源地区和上下游地区的取水、航运和生态等。当前一方面是受水区与水源区取用水的统一规划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随机性,导致生态补水活动面临补水时机、补水水量等调度活动的不确定性,需要在补水规划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
“由于生态补水实践的时间较短,当前我国尚未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鉴于生态补水规划与流域规划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构建生态补水规划制度方面可借鉴水利部颁布的《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第15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要求构建生态补水的专项规划制度。”马珺说。
她还表示,南水北调水源地上游、水源地周边以及受水区的气象信息、水文监测信息、环境监测信息、林业信息、农业信息和政府相关政策等信息是生态补水的信息基础,事关生态补水的启动和调度。
因此建议各受水区省、直辖市用水合同单位的各级机构(含供水水厂)与中线监管局建立相应的联络机制,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受水区地方政府及时反馈生态补水相关信息,建立生态补水活动的反馈-响应机制。
在完善生态补水监测和评价机制方面,马珺建议,应当强化技术监控手段,实时监控补水河道水质、下泄流量变化情况,尽可能防止生态补水转变为生产与生活用水。同时建立生态补水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补水地区的地下水位、补水河道水生态系统、补水区域的植被生态系统、局地气候等主要的生态系统表征指标变化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以便为生态补水活动提供动态调控反馈。
谈高校教育:高等教育是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
此前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其中“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备受各界关注。
作为一名资深高等教育工作者,马珺表示,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优秀人才,来加快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在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方面,高校作用无可替代。”马珺说,在这一背景下,要发挥高校学科特色优势,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发挥高校高层次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团队优势,为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能力提升助力;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一流创新生态和创新高地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谈及如何提高高校的创新源头供给能力,马珺表示,要提高创新源头供给能力,高校必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必须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该校围绕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实施“智汇洛理”人才强校计划,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同时发挥建材特色优势,依托学校河南省科技智库绿色建材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加快绿色建材与制备技术研发,建设绿色建材科技创新高地,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打造创新联合体,开展前瞻性科研项目攻关和一流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学校持续建好用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等三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支撑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洛阳科技大市场,积极开展成果转移转化、技术交易交流等活动。”马珺说。